按:对于看过之后印象很深或被感动到的文字或是电影作品,如果不哪怕稍微几百言把那些感受记录下来,总会觉得对不起创作者们的辛苦与心力,恐怕终也浪费了自己的时光与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些情感。于是,在记忆消失殆尽之前,用文字来报答作者们,并我自己。
其实记忆已经模糊了。那是大约好几个月之前,无意中看到的一则笑话里提到了一位旅居德国(?)导演的电影《盲山》。出于好奇,当天便找来看了。
这部拍摄于2004(?)年的电影把故事的时间点设在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讲述了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姑娘大学毕业后为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而出门打工,后来找到一份下乡收药材的差事,初入社会的她满心欢心以为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可以很快帮助家里脱贫(或是帮助母亲治病?),可谁曾想遇上的竟是两个人贩子,就这样被骗到一个偏远山村里给卖去做人家老婆。小姑娘从发现事实之后就一直试图逃跑,而逃跑则是这电影的主旋律,期间得到了更早被拐卖到这里做老婆的老乡的帮助,也有无限接近逃脱但仍然被抓回去,也有被人落井下石地欺骗。煎熬中她终于生了一个小孩,并且终于远在四川的父亲收到了她的信,不久她父亲与四川派来的两位警察来到了这个村子试图解救小姑娘……最后,这电影有两个结局,一个是警察被村民强力阻挠,最后用计悄悄地把抢走了小姑娘;而另一个则是悲剧,警察由于村民的阻挠被迫先离开去寻求支援,小姑娘与父亲留在村里,后因阻止村人将小姑娘和其他被拐来的女人转移,她父亲在争执中被打(死?),而小姑娘也终于爆发,举刀杀死了她的“丈夫”……
这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妇女儿童被拐卖的事情也常能够在各种报刊杂志中看到。这简单的故事被导演张扬表现得非常真实,从淋漓尽致的逃跑与抓捕的冲突中,观众能够极其真切地感觉到一种让人窒息的绝望——那种绝望并不仅是对人性的绝望,而是确确实实感到如果换了是我被放在那样的情境下,我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逃出去的绝望。
女主人公并不是村子里唯一被拐卖来的女性,但导演却把她塑造成唯一不放弃逃亡的女性。在那种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这就注定了最后悲剧,因为她的对手不仅是花了数千块买了她的家庭,还有整个村子的村民对这种事情的安然与淡漠,以及作为政府代表的村长的冷漠与压制,而村外的世界的集体冷漠为了几块钱而将她抛弃,甚至还包括作为女人在她有了孩子之后的矛盾挣扎的感情……她似乎在与整个世界对抗,看不到胜机的对抗,却又永不放弃的对抗。
里面的一些情节加重了她的悲剧性与观众的绝望。比如,这村里由一个小学老师——买了她的男人的亲戚,曾为她送来很多书,在最初的绝望世界里这成了她唯一的心灵安慰(无论是文字本身还是其中的关心),这老师也成了这文盲世界里她唯一可以交流的人。后来这老师信誓旦旦地保证要解救她离开村子,或许出于混杂着之前建立的信任以及对任何一丝希望的不放弃,她把自己的身体给了他。在一次一次地享受了她的身体之后,小学老师却一直在拖延他曾保证的拯救,但又不停地给出希望,直到最终被村里人发现,抓奸在床。因为这种不伦,女主人公毫无疑问地受到惩罚,而更让她痛苦的恐怕是自己在绝境中再一次被人欺骗和利用,以及希望的又一次破灭。那小学老师即此被赶走,提着行李只身离开了村子,再没有回头看一眼她欺骗过的女人以及他留下来的承诺。还有一个情节则是她第一次无限接近逃亡,她在同样被拐卖的老乡的帮助下,翻山越岭终于逃到公路边,在被追赶中她终于看到一辆开往县城的班车,却因为身无分文付不起两块五(?)的车票钱被扔在路边,直到很快又被抓回去。而这事的连锁反应则是她后来为了得到一些钱,再次把自己的身体给了村里唯一小卖部的老板,换了40(?)块钱。另一个情节则是她无数次地把给家里写的信交给邮差,邮差却同样无数次地把信悄悄地交给了收买了她的家里人,直到最后终于有一个小孩帮助她把信拿到县城去寄了,才终于使得她与外面的世界重新联系上。
那似乎是一个只有小孩还能够值得信任的世界,可是你很难简单地用“坏人”来概括她身边的那么些人,他们只不过在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或习以为常的事情。是啊,习以为常,这个词也第一次表现出如此可怕的面目,它让人心冷漠,甚至感染了其他被骗来的女人让他们也接受了现实,放弃了抗争。
电影的两个结局其实都是悲剧,虽然其中的一个结局小姑娘终于逃脱,但警察试图解救的其他被拐卖妇女们最终都选择了留下,因为他们舍不得他们的孩子,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结局;而另一个结局里女主人公的爆发杀人似乎也非常合乎她心理变化的逻辑,只是一个受害者瞬间变成杀人犯,这又是何等的讽刺。
我似乎花了所有的篇幅来透露剧情,但一部好电影不正是要讲一个好故事吗?这电影里没有什么保护被拐卖妇女的口号,只不过讲了一个被拐卖女孩如何想逃脱的事情,而所有导演的思想与观众反应都已经在这些情节当中了。观众们各取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