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以為蘇花公路是一段荒無人烟的公路,更不知這路上存在著南澳鄉這麼一個地方,誰想這便是我今晚的落腳處。
南澳或許(曾?)是泰雅族的聚居區,因為看到一間「泰雅文化館」以及泰雅傳統技藝什麼中心,可惜我到的時候都關門了,沒看到;但是,我看到海了,那種觸手可及般地看到〜這是我來臺灣後的第一次。
按照冰店老闆的建議,走到了南澳朝陽漁港,一座不大的小漁港,但在高大的防波堤上,坐聽隆隆的濤聲,藉著餘光眺望毫無阻隔的太平洋,眼見它一點點消失,濤聲卻愈發地響亮,人不自覺地沈浸在難於言表的心情當中。
我一直都喜歡在晚上聽海,那時的大海仿佛有一種看不透卻能感受得到的力量,讓人肅然起敬,甚至是恐懼。讓我再次跪倒在大自然的腳下〜
話說今早出發,旅社老闆一家人為我送上祝福,還有一掛香蕉,於是我一路從坪林吃到南澳,澱粉和糖分還真幫上了忙;另外早餐多買了一份糯米飯,也在下午我餓得沒力氣時搭救了我一把〜
出了坪林仍然是上坡,但感覺比前一日好爬一些,坡度似沒有那麼大,更重要的是這是有起伏的爬坡:剛開始幾次還讓我產生錯覺「噫!這就到坡頂了?!」,正滿心歡喜迎接下坡,下不多久就又繼續爬了〜不過我個人很喜歡這樣子爬坡,簡直是將科學發展觀活學活用地實踐在了築路事業上,造福人民。
路旁森林茂密至極,林間鳥蟲齊鳴,伴有流水潺潺,更顯靜謐,置身其間,其喜洋洋者矣〜
爬到宜蘭和新北市交界的地方,有一座修路先靈的紀念碑,這條讓我喜洋洋的路其實來自不易,讀碑文不禁肅然起敬;而後人慎終追遠,更讓人感慨。其實除了這處,今天後來在蘇花公路上也見到兩三座紀念修路先靈的碑或廟,喝水不忘掘井人,這豈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但其精神又豈在於碑或廟!
過了紀念碑便是宜蘭界,突然間,眼前豁然開朗,可看到宜蘭在山下平原鋪陳開,映襯著藍色無邊太平洋,那時的心情,實難言表!之前爬坡之苦,全值回這票錢了〜
下山的路維持了一貫的高水準,而且彎道的寬度傾斜度都很合理,簡直是為壓彎練習完美定製,於是利用一點風阻,基本不用剎車就一路輕鬆愉快地衝到了頭城。除了這段,蘇花公路上的下坡也是如此,我現在很喜歡在臺灣玩下坡壓彎的遊戲。
除了道路本身高素質,道路的潔淨也頗值讚許。我不敢昧於事實說路上沒有一丁點人造物垃圾,但有也非常非常少,這兩天的路上皆如此。至於什麼破啤酒瓶、碎玻璃碴等等的「危險性」雜物,更是沒有發現過。此處不評論。
過了宜蘭、羅東、蘇澳,我第一次糾結是該停下了還是繼續,因為那時已經下午一點多,我知道今天已不可能走完蘇花公路,而如之前所言,我以為這路上荒無人烟,路又窄,晚上難道真爬到山上去做山大王不成〜後來打聽得知前面還有好幾個鄉鎮,再加上我不甘心第二天又只是四五十公里的行程,便賈起餘勇來到南澳。五點出頭到南澳鄉的時候我又糾結了,下一個鄉和平鄉還有27公里,很可能仍是山路,我糾結於拼一下還是今天到此為止。最後考慮到地形、時間以及我的體力,我還是在此投降了。
蘇澳鎮是大名鼎鼎的蘇花公路的一端,公路很多段是依斷壁臨大海(太平洋),雄奇險峻,霸氣側漏。但路窄車多,還會因天氣有落石,所以不少人這段都選擇坐了火車。
從蘇澳到南澳鄉,要翻過兩座山,翻過第一座山下到底便是東澳,再翻一座山,下到底便是南澳鄉。上山很辛苦,但下山很爽快,福禍相依,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路上的車都很禮貌,有時候會在後面慢慢跟著,直到我讓開道在路寬合適的地方再超過我;在必須警示我的時候,通常只會很短促很輕地鳴一次笛,不會像大陸司機那麼「霸氣」。
這幾天我交流最多的是各種小店老闆,他們無不很熱情,雖然我不會想去討論政治的問題,但大陸臺灣這樣的話題總會以某種形式出現,當然,有些話是可以聽過就算了,但某些言談中亦有一些以前未曾聞的觀點,也會讓我有些不同以往的感受,或許給我些時間沈澱一下,旅行結束時再行總結吧。
今天騎了約五個半小時,行程95公里。比起昨天整體狀態有提升,但似乎離最佳仍有些距離〜算了,這樣的苦惱留給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