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 《1944》★★★★☆
無意間發現的這部電影,是看過的第一部愛沙尼亞電影,也是近年看過最好的二戰電影。
在我看來,這是關於「糾結」與「堅持」的故事。故事發生於處在德國和蘇聯夾縫中的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主人公們是納粹的愛沙尼亞軍戰士和蘇維埃的愛沙尼亞紅軍戰士。事實上,他們的身份曾經在自覺或不自覺間,稀里糊塗地發生變化。
骨肉同胞相殘,卻都只是為了愛沙尼亞的獨立——蘇聯或者納粹都有足夠的理由成為愛沙尼亞人的敵人,可是他們到底為誰而戰?為誰而犧牲?
比弱小國家更加值得同情、更可悲的,是弱小國家的人民。就像電影裡的一句台詞「無罪的人拼命懺悔,有罪的人心安理得」。這些共存於納粹愛沙尼亞軍人和蘇維埃愛沙尼亞軍人之間的糾結,看得人很悲傷;他們對於為祖國獨立不計付出的堅持,又看得人悵然。這種糾結,中國人應該可以體會,只要想一想滿洲、台灣、四平、徐蚌……
前半部分主角是納粹愛沙尼亞軍人,後半部的主角則變成在一次戰鬥中擊斃了前者的蘇維埃紅軍愛沙尼亞軍人。更戲劇化的是他們之間還是同鄉。往生者未及寄出的家書,將這兩個世界聯繫在了一起。不過不論他們的身份和意識形態如何,他們都是愛沙尼亞人。這樣的拍攝的手法既特別,又契合主題。
另外,至少在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出,愛沙尼亞人對蘇聯的憎恨遠大於對希特勒的不屑。我對此一點也不意外。
发自 WordPress for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