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導的錫蘭遊# D3 雨季與火車

經過大約十四個小時的輾轉,我們一行到達了印度洋沿岸的小城羋芮莎(Mirissa)。這計劃之外的停留是對這次遊行的一次撥亂反正。

解導本來的想法是今天花半天時間坐火車到厄喇(Ella),然後半天玩耍,第二天再前往有湖之地提薩(Tissa),之後才前往南方海濱某處,也許是尕勒(Galle)也許是別的什麼地方。

促使計劃改變的首先是火車。一早在火車站排隊買了二等車廂票,可等到車來時,什麼車廂都擠不上去,當地人和一眾外國遊客各顯神通,終於艱難地擠上了三等車廂。之後幾乎一站到底,七個多小時。

火車的擁擠我就不贅述了,經歷過春運的中國人——尤其是十年前的春運——應該很明白個中滋味。乘坐體驗且不論,但車速之慢讓人髮指,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七個多小時。我想起了當年印度之行的第一天,更糟糕的那還是夏天,當時真是生不如死,不過,後來回想起來倒覺得趣味無窮。

這條火車線路聽說是以風景優美著稱,不過錫蘭的雨季終於不再虛張聲勢,感謝今天綿綿不絕的雨,車窗外一片茫茫皆不見。

到達厄喇後,雨愈急,使得今天剩下的一兩個小時白晝時光變成雞肋。所以才決定跳過後面的幾段行程,今天之內一鼓作氣到海濱,為後面爭取一點閒暇的時間。

百無聊賴地火車上反思了這次旅遊的設計,才意識到我不自覺地遵循了以往單車旅行的思路,即以從A地至Z地為核心,中間的B、C、D只不過是被這條路徑串起來的中間點,而非目的。

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在設計旅遊計劃——尤其是家庭旅遊時似乎事倍功半。這一路到此,作為遊客所「不可錯過」的地方——比如獅子岩、佛牙寺、諾頓平原、茶園等等——都已經被我錯過了,有意無意地。如果導遊一直在趕路,還只能讓遊客看到馬路邊的風景——雖然我個人相信「最好的風景在路上」——恐怕未必總能讓人滿意的。

不同的交通方式,會得到不同的旅行體驗,他們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分,但仍需要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旅行就是旅行,旅遊也應該有旅遊的樣子。

遊客們,等等我們。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发自 WordPress for Androi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