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出遊雜記

10月2日至6日間,騎自行車由上海出發,經常州至南京,略作遊覽後再南下,訪馬鞍山、當塗,行400餘公里。以下略記見聞及所感。

【南京明故宮】

六朝風流一去不返。若將中山陵、明孝陵拿掉,南京和其他城市並無多大區別,遑論(古)都城氣象。念及國民政府曾制定《首都計劃》,旨在「發揚光大本國固有之文化」,其中規定建築形式必須「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並「本諸歐美科學之原則」、「吾國美術之優點」……令人唏噓扼腕。

至於明故宮,連殘垣斷壁都算不得。曾在越南承天順化所見的寒酸的阮朝的皇城遺蹟尚且比這裏更像樣些,他們經歷的戰爭也不少,和美國人還直接在裏面用現代化武器打過仗。南京也歷經兵燹,不過南京故宮毀滅者首當其衝是「洪楊之亂」,其次「文革」怕亦有不小貢獻。

【南京博物院】

1933政府在南京籌備國立中央博物院,以接收從故宮南遷之文物。計劃建設人文、自然、工藝三館,36年動工後因抗戰中斷,直至48年人文館才竣工開放,新中國後也屢有修建,此即為現今南京博物院之基礎。其餘兩館之計劃則因內戰終止。

大殿建築仿遼代大殿(為什麼仿遼代,這裡應該也有學問的~),由徐敬直、李惠柏主持設計,梁思成、劉敦楨負責監督及顧問。是早期中國建築師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一次算成功的嘗試。從我這個外行來看,直觀的感覺就是粗狂、穩重。大殿的的斗拱與現在仍可見的清代制式不同,甚至讓人懷疑是假斗拱,但屋內精緻的藻井則推翻了懷疑。大殿的臺基似非須彌座,據說是當時未完工,後由新中國修補。無論如何,與當今水泥盒子加一個假歇山頂就敢號稱「會通古今」的「傳統建築」別若雲泥。

當年北京故宮南遷文物有一部分未及運台,留在南京。今天的南京博物院是有有寶可獻的,只是展覽設計讓人覺得暴殄天物了。

【馬鞍山】

馬鞍山市以前叫「姑孰」,屬當塗。關於馬鞍山這名字來歷的傳說可以追溯到窮途末路的項羽和他的烏騅寶馬——其實主角是馬鞍。她也曾是新中國重要的鋼鐵基地和港口。不過它重新進入我的視線則是因為嚴歌苓的小說《小姨多鶴》。

【採石磯】

採石磯也稱「牛渚磯」,古代是「長江三磯」之首(其餘爲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大石激水稱磯,顧名思義,也是扼守長江水道的險要之地,古之兵家必爭。南宋與金曾在此發生採石大戰,南宋獲勝,得以續命。採石大戰以水兵和艦站爲主,結合現在採石磯上所見的地形,我推測長江河道有可能後來發生過西移,且當時江中必無今天的江心洲。

這地方更有名的故事是關於李白。傳說李白常來此遊覽,飲酒作詩,一次趁酒意想要從江中捉月,墜入江中,後來便騎鯨渡海,魂歸天上去也。這倒是一個配得上李白的足夠浪漫的傳說。

【李白墓】

李白晚年漂泊,後投奔族叔,時任當塗縣長的李陽冰。關於他的死,和他的出生地一樣衆說紛紜。《舊唐書》記載李白因喝酒過度,醉死在宣城(當塗南,相距約二百里);李陽冰的記載則是李白病逝於當塗寓所;至於民間李白捉月的傳說上面已說過。李白去世後,葬於當塗龍山下,五十餘年後,根據李白「志在青山」之遺願,將之遷葬於當塗青山腳下。這次來拜謁的即是此處。

李白墓前有園林池塘及屋舍數間,未必是曾經模樣,但環境清幽,或也不負詩人。照例,從前遷客騷人來拜祭,多留有墨寶,刻碑成林。但現今能見到的碑石,只是當代各書法家協會的作品展,且不過是抄錄太白詩;還有就是兩具刻滿日本捐助人姓名的碑。

李白墓並無家人隨葬,不知是否從前就如此。至於謫仙在一千多年後能否在地下幸運地躲過60年代,就很難臆斷了~

到李白墓的一路所見,讓我想起王壬秋的一句詩:「靈均枉自傷心死,卻與閒人作令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