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行# D5 平利縣至(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 106km

朝在秦,暮至楚。

從平利東行不多遠,越過「關埡」,便進入湖北地界。

春秋戰國時,楚國最早開始修築長城,時稱「方城」,發中國長城之濫觴。五百公里(現代推算)的楚長城以類似「∩」的形狀,橫亙陝西、河南、湖北,用以防備秦、韓、魏。「關埡」自古是秦楚邊塞,疑是楚長城之西端。關埡兩側,兩千三百多年的遺跡至今仍存,並經修葺,加刻銘文,供後人瞻仰。當時城牆、城樓、烽火台等均為夯土修築,所以真正能保留的極少。

楚長城確曾發揮過設計者所希望達成的功效,但最終結果如何,你一定耳熟能詳。人類歷史上,若完全只依靠防守,終必失敗。楚長城如是,明長城亦如是,馬奇諾防線和硫磺島胡不如是?——甚至中國男足亦然。真正要實現「固若金湯」,或如孫子所說,「謀」、「交」、「兵」三者必須相互為用。哪怕這些都做到,也不過是滿足了外部條件……難矣。

進入湖北後,直觀上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氣更旺盛了。城鎮村莊一個連著一個,路邊房屋一幢接著一幢,湖北人怕是見不得一寸土地閒置。——在陝西時,常會覺得沿途人煙稀少,而且村鎮的規模顯然不如楚地大。

湖北人也很愛做生意,常常一個地方家家都賣絞股藍,另一個地方則戶戶都賣綠松石……這種全民皆商的氛圍,在所路過的陝西地方是不曾見的。

所以相應地,沿途的自然生態也被更多地破壞,除了那些便宜實用但審美標準與我大異其趣的農村房舍,或者生硬移植江南式白牆黛瓦和馬頭山牆的政府工程,一路所見乏善可陳。

今天的海拔變化大致是從400米的平利上升至接近700米的關埡,下坡後頗起伏地降至約300米的竹山。

在進竹山前10公里,與一場雨遭遇,並被一路追趕至竹山。此前還遇到過兩場雨——山區的雨毫無徵兆,來勢洶洶。一瞬間,瓢潑的天水就化作路邊的小河。當然,幸運的話,他們收工也很快。一次雨停之後,我往前才走了不到兩百米,卻發現路面乾燥,沒有一絲下雨的痕跡。若我當時再走快那麼一兩分鐘,說不定就能見到雨的邊界了。

以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