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邕行# D3 柳州市至(來賓市)遷江鎮 119km

寒潮的前鋒趕上了我,這是陣陣毛風細雨傳來的消息。

我不認為這是天留客的暗示,反而因此打消了在柳州多待一天的想法,繼續上路。

在路上,又遭遇了寒潮的信使。當時我正經過一片無邊無際的甘蔗田。在淒迷的細雨和無限循環的甘蔗的包圍中,我突然感覺自己是一座移動的城堡——我的軀殼躲在風雨難侵的衣服裡,身體保持著與外界30°C的溫差,通過耳機裡的音樂與另一個不在場的遙遠的世界保持著連接,湯唯還時不時說幾句話(從百度地圖裡~)……就像蝸牛帶著它的家一樣,我帶著我的世界在旅行。

一絲困惑油然而生:這個冒雨騎車趕路的人,他真的在這裡麼?

我的靈魂不知所踪,但我確實在這裡。因為我所見到的體驗到的,都成為了我的輸入,比如橘子、甘蔗,比如桉樹。

我從昨天就注意到了很多桉樹,甚至整座山的次生林都被去除,整整齊齊地種滿桉樹。今天所見的桉樹面積倍於昨日。而整個廣西的桉樹種植面積接近全國的一半(2016數據),可想而知。

關注環保的人可能會知道,桉樹是個讓人敏感的字眼。作為速生豐產樹種,桉樹一方面每年為中國提供了約1/3的木材(國家林業局2016數據),但另一方面桉樹對環境有很大的「破壞」——至少它對環境的影響是有爭議的。綠色和平之類的環保組織曾痛斥桉樹是「抽水機,抽肥機」,破壞生物多樣性等等;造漿和造紙企業自然有很多辯護的話。我認為種桉樹畢竟不同於開染廠或電鍍廠,後者有顯著的化學污染。桉樹是自然的物種,是樹懶的食物。若論對地下水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無邊無際的甘蔗或橘子未必對環境更友好。操作層面的種植數量以及種植的方式或許更能影響環境。——但是,這恐怕不是投資人的關注點。

昨天說不種糧食的人,卻不會匱乏於食物,這是資本主義的好處;而享受最終利益的人卻不承擔甚至不考慮供應端的損失,這恐怕就是硬幣的另一面了。為了讓不種糧食的人在任何時刻都能買到糧食,流通領域的糧食數量一定是多於人類實際需要消耗的數量。至於為了達到這麼高的出產,需要怎樣的代價,並不在大家的考慮範圍內,只要這代價不影響到個人的錢包。而且一定會有更多種類的糧食出現,哪怕從不曾在你的食譜中出現過,商人們終能成功地說服你,你不是不需要,而是不曾知道有這麼好的選擇。——資本關注的永遠只是把更多的東西賣給更多的人,為了持續增長的利潤。

在這樣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是不是有點像醫生給癌症病人上的化療?

這是靈魂不在場時的我的囈語。但靈魂總是要回家的,比如吃飯的時候。中午在穿山鎮,我們懷著複雜的心情接過一碗裡面真有螺螄的螺螄粉,面面相覷。在我吃粉的時候,我的靈魂又盯上了對街的一家既幫人磨米又賣木炭的小店,它旁邊有一個簡陋的路邊攤,攤前時刻都圍著三五個人,盯著一台正播放「歌圩」(歌會)錄像的十幾寸小屏幕,喇叭裡傳出節奏單調但又悠揚的山歌,甚至可以穿過隔壁磨米機的隆隆聲響。從進入廣西以來,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正在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裡。但事情也並不總是想象的那樣簡單,那是一家賣VCD、CD光盤的小攤,多是自己刻錄的,山歌並不是全部,還有廣場舞DJ、魔鬼舞步、紅歌這樣的好貨。另外有兩個男人,一邊騎上光盤攤附近的摩托車準備回家,一邊高興地跟米粉店老闆打招呼,因為他「只花100塊」買了一台很大但我看起來非常劣質的小太陽電暖器——比起一路上那些燒炭或燒木材取暖的人,他應該是高級多了吧。

——應該用不了太久,他們會知道比光盤更方便的東西,也會知道淘寶或京東可以買到更便宜更好的電暖器。到那個時候,恐怕就更沒人在乎桉樹的事了吧?

【是日花費】

餐飲:27

住宿:8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