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此刻該在閩南某處,但事實上的位置卻在粵北。
又不幸誤了火車。不幸中的萬幸就是臨時搶到了今天清晨往韶關的火車票,解決了問題。
從韶關出五嶺本來是最初的計劃,但因為車票的原因,也因為有點「嫌棄」這條路線山不夠多,所以漳州成了首選方案。——現在「天命所歸」,還是來到了五嶺腳下。
所謂嶺南,即今天的兩廣和海南,得名就因為他們地處五嶺之南。五嶺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橫亙在桂、粵、湘、贛的交界處,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中原與南越之間的屏障,或是阻隔。
韶關北依大庾嶺,又匯聚湞江與武江,是嶺南的重要門戶之一。也可能因為這個原因,1939年廣州淪陷後,韶關做過廣東省的臨時首府——就像恩施做過湖北的戰時首府——中日雙方為爭奪此地進行過三次非常大規模的粵北會戰,前兩次國軍均取得全面勝利,直到44年失守。
說回到這次旅行。今天出了韶關便一路東行,溯湞江而行。沿途可以看到北邊的大庾嶺,還有南邊的滑石山,除了湞江時左時右地出沒,還有數不過來的池塘、小溪。一路風景算不得太美,但畢竟是青山綠水,是真正的自然而不是城市裏的景觀點綴,身處其中的愉悅心情溢於言表,就像囚鳥回到了森林,魚缸裡的熱帶魚回到了大海。
尤其是傍晚時,從聯俄村(很讓人遐想的名字)的渡口,坐船到了湞江北岸,經過那些空空蕩盪的村舍、綠油油的菸葉和各種作物、冷冷清清的「紅沙漠」景區、悠哉悠哉地在池塘覓食的鴨子們、仍在田裏幹活的農人……這段路比走323國道有意思多了。
但更讓我好奇的是那位擺渡老人,那個渡口顯然只有江北那些村子的人才會用,而且即使不乘船,也可以從陸路繞到馬市鎮再回到國道,也不超過10公里。我不知道這個渡口有多久的歷史,可今天這寥寥的乘客,每人一兩塊的船錢,真的可以維持擺渡人一家的生計嗎?——我之前看過一幅17世紀時荷蘭人畫的湞江邊上的韶關城,江面上滿是帆船、扁舟,可這艘馬達渡船是今天湞江上唯一的一艘船。再過些年,會不會連這一艘也入了歷史畫冊中去?
——其實那也不見得是件壞事。他們的生活畢竟不是為了過給我們這些過客看的。
以上。
【是日花費】
- 飲食:140.5
- 住宿:80
- 交通: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