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山谷裡的太陽出來得特別晚,八點之後,西邊的山頂上才隱隱泛起紅光,於是街邊的小商店慢慢開了門。開舖的第一件事就是劈柴,在門口生一盆炭火,然後烤著火,等客人光臨。
小鎮就這樣迎來了新的一天。我今天的旅行也開始了。
一路無話到了漾濞。漾濞是個彝族自治縣,但更容易被認出來的是回族,因為很多回族飯店、小吃,菜場裡的清真肉區之類,而彝族最明顯的地方是政府機關的名稱牌匾上的那一行彝族文字。
出漾濞縣城往西,正欲渡過黑潓江,赫然在橋頭發現一座「史迪威公路(滇緬公路)」的里程碑。吃了一驚。原來我無意中走上了那條以二十萬婦孺老人在不到一年時間內修通的生命之路。
我懷著興奮與敬畏之心騎上了滇緬公路。不過這種心情沒能保持太久,就被震得七零八落了。築路人為了保持滇緬公路原來的風貌,特意把這條四五十公里的山路修成了石頭局面和沙土路面,全程只有埡口下到太平鄉那幾公里是鋪裝的柏油路。這種路汽車開上去最多算是憶苦思甜,而自行車騎上去則進入了噩夢。
我還不到晌午就上山了,但直到下午六七點才出山,可見這四五十公里的「復古路面」有多老火。當我重新走上柏油路面的國道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大叫一聲,這輩子再也不會哪個時候會比那一刻更想緊緊地擁抱現代文明了。太苦了。
不過也有甜。上山快到埡口的一個彎口,有一對老夫婦在賣梨,我洗了兩個梨,坐在條凳上,一邊吃一邊看著對面的蒼山,我在想當年那些從緬甸回程的官兵,當他們開到這裡,一眼望見山坳裡小小的漾濞縣城和它背後巍峨的點蒼山,心裡會不會有一絲放鬆?
我必須感謝雲南省政府給了我這麼逼真這麼完整的一段滇緬公路的體驗。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築路之艱,行路之難。不過,夠了,不要再給我安排這種路面了,謝謝!
回到國道後依然要爬坡,但我已是強弩之末,離北斗鄉只不過四公里的時候,我爬不動了,於是毅然掉回頭下坡到黃連村。
在飯館和其他客人一起,烤著火,圍在火邊吃晚飯。又過了一天。
【是日花費】
- 飲食:34
- 住宿:40
- 補給: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