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嵐
清晨,回望我昨晚翻越的那座高山,山巔被濃霧覆蓋,頗有幾分雪山的樣子。嵐(山間之霧稱嵐)雖遜雪三分白,但雪卻輸在比嵐少了幾分靈動。山頂的風力發電機大多隱沒於濃霧中,但也有幾個不服輸的,兀自把巨大的扇葉探出濃霧之外,緩緩轉動。這個時候,大自然為人類的工業產品賦予了浪漫主義之美。
南嶺
自從上了山,昨天騎了大半天,今天一直到中午,才下了山,可見山之大。跟大山打了這麼久交道卻還不認識它,太失禮。這片山可能是瑤山的一部分,可能屬於大庾嶺,但我不敢確定。我可以確定的是它是分隔中原和兩粵的南嶺(五嶺)的一部分。之前我也騎車翻越過五嶺的其他部分,當時並不覺得很難爬,我還曾納悶為什麼這樣的山就可以成為屏障,今天我才明白,南嶺名副其實。
浛洸
浛洸是坐落在連江北岸的小鎮,歷史悠久,早在漢初(公元前2世紀左右)時就存在了,原名浛洭,宋代為避太祖趙匡胤之諱,改為現名。在人們還依賴水運的時代,這裡也曾闊過,在今天的民主路、中山一路、建設路、沿江路——雖名為路,實為巷子——留有很多廣州上下九式的大屋和南洋風格的大廈,今天都已經破敗不堪,大多和工農兵旅社的招牌一起已被廢棄,大白天卻只能見到寥寥幾位老人,但在建築的細節中,往日規模依稀可辨,引人對此地從前榮景的想像。在沿江路口還有一座建於同治二年(1862)的廣州會館,今仍在,可惜正在維修。
英紅九號
自浛洸鎮到英德市近30公里,路上車多風景少,乏善可陳。我唯一記住就是英德產紅茶,名為「英紅九號」,因為沿路太多商舖打著這個招牌。這名字一聽就是某個茶樹栽培品種的名字,但在這裡已然成了品牌名,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像潼關肉夾饃一樣惹上官司。網上有人說這英紅九號還進行過太空育種,雖然我也沒見過什麼證據說太空育種的結果一定比地球上的種好,也不相信所有的英紅九號都由那太空種分種,但這茶的身價應該又可以抬高一截了。
米芾
在英德市內,湞陽湖北濱那條路叫「米芾路」——沒錯,就是那位著名的書法家、蘇東坡的好基友,不會有第二個人叫這個名字。但我記得米芾是山西太原人,主要活動在湖北襄陽,所以人稱「米襄陽」,我從來不知道他來過英德。後來終於搜到,2005年時有人根據《清遠縣志》上的記載,再加上「村民提供的線索」,居然發現這裡也有米芾墓。這事情說是真偽不明都太客氣了。當然,英德以米芾命名一條路你也不能說啥,就像全國都有北京路,而且英德當局很體貼,連著米芾路的那條路就叫「蘇公路」,如此一來,米芾就算在陌生的地方也不會太寂寞了。
小孩子
這次旅行遇到了好多小孩子,比從前每次旅行都要多。比如,昨天施予我食物的那家人就有四個小孩,一個五歲、一個七歲、一個十二歲,還有一個或許是初中生,他們不怕生,主動和我說話,特別乖巧有禮貌。今天中午打尖的那家飯館也有三個姑娘,一個應該還不認字,就在一邊和他爺爺玩打電話的遊戲,但爺爺老是不記得她安排的台詞,所以頻頻重來,小姑娘卻每次都興致勃勃;另一邊廂貌似初中生的姐姐在指導識字不多的妹妹讀故事書,可後來不知怎的兩人鬧彆扭了,小妹妹哭著怪姐姐撕壞了書,媽媽一邊在招呼客人一邊對妹妹說,我數到三,妳給我閉嘴,結果剛數到二,妹妹就把哭聲吞了回去,當然,媽媽後來還是去安撫了這對姐妹。晚上在英德的街巷閒逛,一個小姑娘一邊哭訴著一邊拉著媽媽往前走,直走到幾個小朋友跟前,小朋友也毫不在意,繼續玩老鷹捉小雞,想來是他們不帶小姑娘一起玩,小姑娘就去搬了救兵,此刻雖然救兵在此,小姑娘也只是躲在媽媽身後,痴痴地望著那一隻老鷹和一群小雞。——他們讓我想起了童年,跟現在城市裡的小孩不大一樣的童年。
跋語
這是一次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新年前夜我突發奇想,趕緊找還能買到火車票的地方,然後元旦節一早這就到了韶關,今天到了英德,旅行就結束了。我原本對這趟旅行沒有什麼很高的期待,所以旅行結束的時候我反而略感驚喜,但遺憾更多,因為太短暫了,如同曇花一現。但既然誰都不知道疫情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我想我們都必須得學著栽培更多的曇花了。
終。
【是日花費】
飲食:53
住宿: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