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扎古錄鎮的時候,公路號志牌上赫然出現「洛克之路」幾個大字,讓我吃了一驚,因為我一直以為所謂「洛克之路」不過是坊間流傳的說法,上不了檯面的。從扎古錄往南出城,「洛克之路起點」幾個大字更是刷在了每一條行車道上,視力再差的司機也不會錯過。
所謂的「洛克之路(Rock Pass)」以約瑟夫·洛克(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1884~1962)命名,洛克是美籍奧地利探險家、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語言學家。自1922年至1949年居住在中國,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雲南麗江。儘管他是以植物學家的身份來中國,但他更大的學術興趣與成就是對納西族(Nahki)文化的研究,當今研究納西族的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可能都繞不開洛克的研究。全世界僅存的納西族的手寫書卷的三分之一(也是中國境外最大量的納西文獻收藏)都是洛克的藏品(中國境內的材料大多沒能躲過十年浩劫)。學術之外,寫出了《消失的地平線》的詹姆斯·希爾頓從沒來過中國,他所構想的「香格里拉」卻是受到了洛克發表在《國家地理》上的中國西南的考察文章的啟發。
1924年12月至1927年3月間,洛克以今卓尼縣為基地,在甘南和青海湖周邊進行植物學探險,所以我肯定洛克走過這條所謂的「洛克之路」,而且不止一次,但我也肯定這條路在洛克到中國之前很久就已經存在,絕對不是洛克新開闢的。我查不到任何文獻表明這條山谷通道自何時被稱為「洛克之路」。以一個外國人的名字來命名一條可能自唐代就有人走的路,我看不到任何非如此不可的必要。
而且洛克的風格通常是「乘坐大篷車,帶私人廚師,設施至少包括可置備全套晚餐的大餐桌和裝備、便攜式浴缸、留聲機,還有一隊武裝隨扈」,這跟國內宣傳的開著SUV去走坑坑窪窪的「洛克之路」,特意去體驗「艱險」的敘事南轅北轍,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從扎古錄到尼巴的這段路,沿途風光跟昨天恰蓋河谷所見的非常相似,只是藏文化體現得更加濃厚而已,比如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寺或塔,幾乎每家都有煨桑用的爐子,而水力、風力轉經筒更是所在多有。在刀告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寺,迤邐大概一公里長,非常壯觀。而尼巴是一個古藏寨所在地,舊寨在半山腰上,村民幾乎都搬到平地了,但古寨腳下還有一條長長的轉經筒。
今天太陽出來的時間更長了,天氣似乎越來越好了。
但非常可惜,我的相機壞了,所以今天只有最後20多公里路上拍的照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