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紀行 寫在出發之前

KualaLumpur in a nutshell 吉隆坡一瞥 暨 中南半島紀行 寫在出發之前

Kuala Lumpur是吉隆坡的馬來語名字,Kuala意為兩條河流的匯合點或河口,Lumpur意為泥,合在一起可直譯為「泥濘的匯合點」。儘管這個名稱的由來到底跟哪兩條河有關還有爭議,在佔美清真寺(Masjid Jamek)的南面,正好是巴生河(Klang)與鵝嘜河(Gomek)交匯處,那裡立有Kuala Lumpur的名字,正是城市起源的象徵。

至於這座城市的中文名稱,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先生的說法,「吉隆坡」的譯名並不是源自Kuala Lumpur的音譯,「吉隆」一詞是Kilang(倉庫)的譯音,一說也是巴生市(Klang)的譯名來源,「坡」是「埠」字之訛。

但凡一個地方有一個非音譯的中文名,此地與中國人必有淵源。此地在1857年前只有幾間房舍的小村,後因當地馬來酋長邀請華人礦工來採錫礦,才漸漸發展為城鎮。吉隆坡的開埠與發展與幾位「甲必丹」(由英國殖民政府與馬來酋長委任的負責華人社區事物的華人領袖)有莫大的關係,尤其是第四任甲必丹葉亞來(1837-1885)。葉本名德來,字桂軒,廣東惠陽人,他只讀過幾年私塾,估計識字而已,為避「洪楊之亂(太平天國)」到南洋打工,勤奮,但據說嗜賭,但正是這種「社會人」才能在這裡開天闢地。他從雜貨店夥計、廚師、豬販子一路打拼成了吉隆坡的甲必丹。不久被捲入由雪蘭莪王室鬥爭引起的八年內戰,後借助太平天國失敗後來到南洋的散兵游勇平定了局勢,重建了已成廢墟的吉隆坡,他的新建設為未來的吉隆坡打下基礎。而且他很識時務,與英國殖民當局順利合作,很受後者肯定,也擁有不少特權,讓華人與英國人共同把持了吉隆坡的經濟。今天隆市還有一條以其命名的道路。

今天,華人是吉隆坡市人口第二多的種族,接近四成,馬來人略多一些,之後被遠遠甩開的還有印度裔和其他族裔。我就住在印度人的社區,這裡有美味的Mutton Biryani,而走不太遠就有華人區的娘惹食物可以選擇,我今天還在市中心看到越南人在慶祝他們的新年……這是一座充滿文化多樣性的非常國際化的城市。

但馬來西亞畢竟是一個穆斯林國家,吉隆坡雖然可以兼容中華的宮廟、印度教的神廟和上帝的教堂,但更顯著的還是穆斯林的特徵,在城市建築上也可以一眼看出來,除了國家清真寺這類的宗教建築,在民商用建築上也有體現,其中我認為Malaysia Marine And Heavy Engineering Holdings Berhad的辦公樓是最美的。穆斯林的特徵是什麼呢?今天在穆斯林藝術博物館參觀時我得到一個印象——未必正確的印象——穆斯林藝術的特徵在於「紋飾」,而伊斯蘭的美是通過「秩序」來體現,即便那些試圖打破現有框架追求美的嘗試也無不落入另一種秩序之中。這種「秩序感」或許只是穆斯林世界觀的一種外化,我在想這個問題時聯想到柴靜不久前做的系列訪談中談到的那種秩序的桎梏,兩者似乎一體兩面。

在吉隆坡走馬觀花了一日,明天將正式開始中南半島的騎行之旅。計劃從隆市往北,到曼谷,順利的話再到金邊。本來打算把新加坡作為起點或終點,但最終還是錯過了,連帶把新山和馬六甲也錯過了,有點可惜。但好在大部分的路途都在北方,我仍有機會去探索一下我一向好奇的東南亞的地峽地帶,也去見識一下伊斯蘭、印度教、南傳佛教以及華人宮廟文化相生而不相剋的地方,去看看印度洋又看看太平洋,去看看哪些沒去過的地方,去體驗沒有經歷過的體驗。

是為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