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由西向東徐徐進入清晨的曼谷,車窗外隱隱有一片霧氣,可越接近市區「霧氣」越大——這無疑是霾非霧了。又到大城市了。
八點一刻,火車到達阿皮瓦中央車站(Krung Thep Aphiwat)——一座新建的現代化車站,但我的自行車要11點才能到隔壁的Bang Sue火車站——一座相當簡陋的幾乎只有月台的車站。於是,我在車站與旅館間往返,與曼谷的各種軌道交通相處了好長時間,其中還參與了擠不上地鐵的早尖峰,也體驗了用火車來充任的捷運系統——鐵軌之外咫尺的距離就有人家,沒有任何圍欄遮擋,人們自由地穿越軌道,簡直是孟買的克隆,唯一不同的是,這裡沒有人排成一排蹲在鐵軌上出恭(poo💩)。
為什麼老是軌道交通呢?即便這裡的捷運並不便宜,一程幾乎是一頓飯的錢。因為曼谷的道路交通跟她的國際化程度一樣,都是世界級的——擁堵。
這次來曼谷彷彿不是來旅遊的,只是在車站之間辦點事。
你可知「曼谷」不是這座城市的真名?就像「湄南河」也不叫湄南河?
2022年2月,泰國皇家學會宣佈曼谷的官方名字為「恭貼瑪哈納空」(泰語: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皇家轉寫:Krung Thep Maha Nakhon),泰國口語簡稱「恭貼」(กรุงเทพ,Krung Thep),當地的華人稱之為「泰京」或「暹京」「盤谷」,只不過泰國也承認Bangkok這一稱呼。
「曼谷」本來是泰語(บางเกาะ,Bangko)的音譯,「曼」意為「河」,「谷」為「島」,合起來即「河濱之島」。那萊大帝(亦稱「拉瑪鐵菩提三世」,1629-1688)時期,法國工程師得拉瑪(De Lamar)為泰國在此地設計了星形要塞,並註明位於曼谷島(法語:Î. de Bangkok)。法國人在翻譯 「Bangkok」 (บางกอก)一詞時,為便於發音將詞尾的改成 /k/。當年本地主要族群以潮州人為主,他們便按潮陽話的發音將「Bangkok」譯作「曼谷」。
同樣,貫穿曼谷城的一條大河——也是泰國境內最大的河流——中文通稱為「湄南河」,西方人亦長期稱之為「Mae Nam」,均為誤解。泰語「湄南」(แม่น้ำ)即「水川」之意,爲通名,此翻譯如同稱「河河」。此河本名為「昭拍耶河」(แม่น้ำเจ้าพระยา,Maenam Chao Phraya)。「昭」(เจ้า)卽古漢語的「主」在古傣語中的音譯,意爲「皇」,在泰國爵位中排名第三;「拍耶」(พระยา)借自古高棉語「爬婼」(brañā),意爲「帝」,在泰國爵位中排名第二,「昭拍耶」卽皇帝,在泰國爵位中排名第一,以表明此河之尊之大。
若不是我查資料,我也不知道華人——尤其是潮州人——在曼谷的歷史上留下過那麼多印跡。1782年拉瑪一世(Rama I,本名通鑾,《清實錄》稱之為鄭華,1737-1809)將首都從昭拍耶河西岸的吞武里遷至現在的東岸時,修建了曼谷最早的九條街道,其中以今天中國城的「三聘街」最為有名。後因爵名為「坤耀華力陀那勒」的林姓華人捐出大片土地給拉瑪四世(1804-1868)拓展三聘街,這條馬路遂被命為今名「耀華力路(ถนนเยาวราช,Thanon Yaowarat)。——在這條路上逛吃逛吃,是我今天唯一像遊客的時候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