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紀行 D27-29 暹粒 107km

吳哥是一座城,不是廟。

吳哥(អង្គរ,Angkor)在高棉語中意為首都或王國,源自梵文的「城」(नगर,Nagara)。吳哥別稱「耶輸陀羅補羅」(高棉語:យសោធរបុរៈ,梵語:यशोधरपुर Yaśōdhara-pura),意爲「榮光的她之城」,兩者可混用。宋代《諸番志》稱之為「祿兀」,或是梵文(Nagara)之對音。

自公元802年真臘王子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成功擺脫了夏連特拉王國(Wangsa Syailendra,752?-832,中國史籍記為「山帝王國」,位於今印尼爪哇省)的控制而獨立,高棉王朝(亦稱「吳哥王朝」,中國史籍仍稱「真臘」)建立。高棉(早期)以印度教(濕婆派)為國教,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尤其於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25-1215,在位:1181-1215)驅逐佔領吳哥的占城(位於今越南之古國)後統治高棉三十餘年間,國力臻於鼎盛。14世紀高棉帝國迅速衰敗,首都吳哥分別於1352年、1394年、1431年被大成王國(古泰國王朝)攻破並佔領,吳哥城的基礎設施被大肆破壞,又因吳哥距暹羅(泰國)太近且無險可守,當時的國王盆牙亞(Ponhea Yat)於1431年遷都金邊,宣告了高棉王朝的終結。之後高棉貴族陷於內鬥,柬埔寨進入黑暗時代,吳哥輪番被暹羅、占城控制,直至1795年被併入暹羅。在柬埔寨成為法國殖民地後,法國迫使暹羅割讓包括吳哥在內的屬於高棉故地的三省給法屬印度支那,吳哥才重回高棉版圖。吳哥最初並不受法國人重視,直至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1826-1861)於19世紀60年代所謂地「重新發現吳哥」後,法國人將暹粒(Siem Reap,北距吳哥古蹟不足10公里)打造成一個旅遊城市,在20世紀60年代柬埔寨陷入內戰前,吳哥就是亞洲最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自1431年吳哥被放棄後,加之屢遭兵燹,城市逐漸破敗,但這不代表高棉人遺忘了故園,需要白人來「重新發現」。比如吳哥的銘文顯示,1577-78年間,高棉王室資助過對吳哥部分寺廟的修復,一首作於1622年的高棉語詩曾讚美大吳哥(Angkor Thom,直譯為大城,是闍耶跋摩七世時代的國都)的美麗……

所以,將這個高棉古都遺址稱為「吳哥古蹟」會更準確。吳哥古蹟面積近400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吳哥、小吳哥(吳哥窟),以及若干寺廟、若干水庫及其他建築物構成。

其中面積最大者為大吳哥城,3公里見方(9平方公里),略大於今西安城牆內面積,可想見其鼎盛時期城內的繁華。可時至今日,穿過依然寬闊的護城河,走進城門,卻只看到茂密的森林,參天大樹,鬱鬱蔥蔥,這種奇妙的錯位感難以言狀,就好像從天安門走進了亞馬遜。城中只有正中心的巴戎寺(Bayong)及其北部少數石構建築的遺跡,其餘蕩然無存。

吳哥窟(Angkor Wat,高棉語意為「寺廟之城」,正式名稱為「聖毗濕奴路迦」,亦稱小吳哥)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築之一,以其「廟山」「迴廊」建築與浮雕聞名,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吳哥窟其實也不是寺,設計目的應為「太廟」或「皇陵」。可為佐證的是:依印度殯葬傳統,神廟朝東,陵墓朝西,吳哥古蹟中僅吳哥窟朝西;吳哥窟內圍廊的浮雕以逆時針為順序,與婆羅門教葬禮時巡行墓地的方向相符。於1296年抵達吳哥並駐留近一年的元代外交官周達觀(1266-?,溫州永嘉人,著有著名的《真臘風土記》)將其記錄為「魯班墓」。之後元代航海家汪大淵(1311-?,江西南昌人)於1330至1339年間遊歷吳哥,記錄吳哥窟為「桑香佛舍」。兩記錄說明13世紀末期吳哥窟還保留其最初設計功能,但至14世紀上半葉此地已成為佛教寺廟。至於「吳哥窟」這個通用中文譯名的由來,因17至20世紀初,高棉華人以廣東人為主,「吳哥窟」系Angkor Wat的粵語轉譯。

可能因高棉王朝發生過宗教變更(印度教->大乘佛教->上部座佛教),也可能因長期戰亂,吳哥古蹟中的圓雕平平無奇,並未發展出很高的藝術水平,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守門的石獅子,與印度教中獅子的形象不同,或受過中華文化的影響。

但吳哥的浮雕非常有值得一看,除了氣勢磅礴地戰爭場面,也有宗教故事,如不同版本的「攪乳海」,更有意思的是描繪一般民眾生活的生動的小品,既有趣也有創造性,比如鱷魚咬人、比如像劍龍的奇怪動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戎寺(Bayong)的壁上浮雕,出現了一些髮有髻身著衣的中國人彷彿在施於高棉人財物。——以這次在中南半島旅行所見,古代中華移民在東南亞各國歷史上發揮的作用和影響遠遠超過我們歷史教科書上關於「下南洋」的數語,但國內的學者對此專題似研究不足。

三天時間只夠把吳哥古蹟的核心部分走馬觀花地看過一遍,因為對印度教知之甚少,其實看完並沒有留下什麼特別深刻的印象,反而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既然高棉人有能力持續建設如此多如此複雜的石構建築,可為什麼除了國王住「石室」,官民均「編竹覆茅為屋」?這種對生產力的限制性使用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為什麼兩三百年間的吳哥建築模式幾乎雷同,未取得更大發展?為什麼在平原在湖濱卻以石構建,而未能仿效建成更早的占城美山聖地(Mỹ Sơn,今越南中部峴港附近)以燒製磚構建?為什麼高棉既然已經發展出水庫、水利灌溉系統、醫院、圖書館,為什麼卻只集中在首都吳哥?……

以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