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打根印象

旅行日期:2023年6月15日(雨轉陰)、16日(晴)。

想必多數大陸人對「山打根」這個名字很陌生,香港人倒可能知道,因為此地曾被稱為「小香港」——不是美稱或外號,是真的叫這個名字,雖然時間很短。這個地方還有一個「短命」的名字——Elopura,是最早的不列顛殖民者起的,但因為拗不過當地人還是叫回了Sandakan(山打根)。據說「山打根」源自蘇祿語,意為「典當的地方」。

這裡叫小香港的原因是不列顛統治時吸引了很多香港和廣東移民,所以此地跟香港頗有淵源和聯繫,據說只會廣東話的人在此可交流自如,但據我觀察未必如此。

除了地理意義的名字,此處還有一個雅名,叫「風下之鄉(Land below the wind)」,源自長期生活於山打根的英國籍女作家Agnes Keith的同名非虛構作品,主要內容是描述其在日據時期的生活。書名的字面意思是描述此處的地理位置,相比於菲律賓及印尼,山打根從不受颱風侵擾,而用作書名自有深意。今天,沿著山打根的Heritage Trail(遺跡小徑)走,就會經過Agnes的故居(原物在日軍進攻的第二天就被摧毀,現址是Agnes本人在戰後返回山打根重建的,後交給當地政府用作博物館)。現在一些旅遊書上也會以「風下之鄉」來稱呼整個沙巴,雖不中,亦不遠。

在沙巴這幾日,唯有在山打根見到了最多的歐美國家遊客(中國遊客寥若晨星,which is good),這其中必有Agnes的功勞。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這裡有一個著名的保育馬來紅毛猩猩(人猿,Orangutan 🦧)和馬來熊(Sun bear)的地方,叫Sepilok(喜碧落)。這兩個保育中心做得很不錯,值得一看,而且還可以通過門票為動物保育事業做一點貢獻。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二戰末期,臭名昭著的「山打根死亡行軍(Sandakan Death March)」即從這裡開始,日軍把兩千五百多名英、澳戰俘趕上絕路,最終只有六個澳洲人活著走完這三百公里路(他們其實是成功脫逃),所以,每年會有不少不列顛人和澳洲人來此紀念這些往生者。順道一提,緊挨著中國人墓園,在番禺墳場隔壁,有一個「日本人墓地」,據說是當年日本籍妓女死後葬身之所,墓碑背向日本,以此表達對被祖國拋棄的不滿。不過我看到了幾個顯然是男性的名字,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待考。

從1883年起,在幾乎整個不列顛統治時期,山打根都是北婆羅洲(North Borneo)的首府,直至1946年遷至Kota Kinabalu。比起KK,這裡確實沒有什麼首善之區的派頭,倒是充滿了生活氣息,但對於遊客而言,在這裡轉悠兩天之後,似乎就無所事事了。

是為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