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古稱「龍城」,還有個更形象的名稱叫「壺城」,因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三江中最大的一條是柳江。柳江上游在龍江注入之前稱融江,再上到黔貴交界地方融江東西各分一支流,東來的稱尋江,西來的稱都柳江。都柳江會流經古州,即今天的貴州省榕江縣。
我小時候就聽家父說過去從榕江下柳州的水路交通相當通暢,榕江地區原始森林的大量木材直接被順流放到柳州,柳州的木製品也聞名於世。所謂「穿在蘇州,玩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便是稱讚柳州出品的棺材。甚至北方宮殿所用的木材據說也有來自這條航道的。家父還說過他年輕時放船順流到柳州的事,所以雖然我從未到過,但對這座城已經有一點個人的情結。
進城時,看著橋下寬闊的柳江,水量豐沛,水質清澈,我就想起了當年那些順流而來的巨木,還有那條從榕江下來的船。
其實不光柳江讓人看得歡喜,這兩天所見的大小河流甚至溝渠,都是水量豐沛水質清澈的。我在其他省份見到的河流卻經常名不副實——要么已經枯萎,要么早被嚴重污染。相較而言,廣西的水可愛多了。
但廣西的公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今早出發,一直到三皇鎮,路途都是輕鬆愉快的,因為還能享受UCI級別的路況;但當轉入077縣道後,風雲突變,別說UCI級別,連平整的公路一共也沒有多少公里,剩下的五六十公里只有土石路、搓板路還有爛泥路……一路上我必須全神貫注於路況,若不小心,時不時停車去撿被抖掉的水瓶還算小事,把自己也抖掉了就麻煩了。
之所以選擇走這條地圖上都難以找到的路,一是因為這是來柳州的一條捷徑,另一方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在中國,通常等級越低的公路風景就越好。這種經驗並不總能奏效,比如今天。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花太多的精力來對付路況,忽略了對美的發現。
我所發現的是這路上幾乎只有兩種作物——沙糖橘和甘蔗。而且都到了收穫的時候,一路上見到的為數不多的村民,大多都在忙著採摘或是裝箱。在靠近村鎮的地方種了些菜,但沒有見到種糧食的田。當一些人幾乎不種糧食,卻也不會沒飯吃,這或許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好處吧。
我還發現一件事,這條爛路上幾乎沒有補給。那些個村子恐怕都太偏僻,連小賣部都沒有,可以打尖的飯店更是欠奉。直到柳城東,在街面上轉了一圈,找到了洋氣的奶茶店咖啡店,但飯館卻仍是沒有。很奇怪。在我幾乎放棄的時候,快出城的地方終於發現了一家狗肉店,一碗熱騰騰的狗肉粉終於解救了我的轆轆飢腸。
我知道談到吃狗肉容易引起很大的爭議,但我也相信尊重價值和文化的多元,比強求別人按照所謂「正確」的方式生活,更值得被推崇。而且在尊重多元方面,還需要特別警惕所謂的「民主」。
最後一件事,我誠懇地希望廣東各地負責城市規劃的官員們應該組團來柳州參觀學習,看看人家是如何合理地分配道路資源給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和汽車的。尤其的深圳政府,你們差得太遠了!
【是日花費】
餐飲:47
住宿: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