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行# D4 長泰縣至廈門市 46km

通常意義上,閩南指的是泉、漳、廈三地,加上金門;廣義上的閩南,則包括晉江流域與九龍江流域之間的地區。

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此處最早的土著是「閩越人」。閩越是「百越」的一支,而百越是漢族對東南少數民族籠統的稱呼,包含了眾多部落。其中很可能還融合了福建本地的土著「七閩」,以及浙江來的「於越人」。閩越人建立過王國,曾為滅秦和打敗項羽出過力,後因叛漢被滅,其民被大量遷往江淮。此地真正融入中華文化大家庭或在西晉。

永嘉之亂緊接著八王之亂,把中國推入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黃河以北的門閥世族紛紛避禍南遷,大規模進入福建,故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之說。入閩的八姓是林、陳、黃、鄭、詹、丘(邱)、何、胡。衣冠說的是他們門閥大戶的身份,以區別於流民;衣冠也是文化的象徵。他們不光帶來了人,更帶來了先進的漢族文化。從泉州入海的兩條江叫「晉江」與「洛陽江」,就是這批高級難民為了紀念故國、故土給起的名字。

那個年代,長途旅行非常艱難,何況是逃難,很難想像峨冠博帶,風度翩翩的世子奔逃的狼狽樣。再加上大世族人口眾多,行李想必也少不了,我推測他們從陸路進入福建的可能性極低,更可能是從河、洛通過水路,換海路進入閩南。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流民大規模遷入福建的記載,一般人恐怕沒有這種資源,也負擔不起。若這個假設正確,「衣冠」們一定加速了當地造船技藝的進步,為後來的東方第一大港打下了基礎。

這次旅行以溯晉江而上開始,然後翻山越嶺,到了九龍江的上游,再順流而下,直至東海之濱。至此,旅行結束了。

回想這趟旅行,我首先想到的是閩南人的熱情好客。在全國各地的偏僻鄉鎮,當地人友善待客並不稀奇,但動不動就請人喝茶,這就很有意思了。當然,不光在鄉村,在城鎮裡的遇到的人也會禮貌熱情地回應我,比如今早我打電話給輪渡公司,問詢能不能帶自行車上船,剛開始得到的答覆是否,但沒過一分鐘,客服又主動撥回來,說她問過了同事,小車可以上船,還抱歉之前說錯了。——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負責的客服。

還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這裡的傳統建築樣式。我第一天提到的有誇張又漂亮的脊線的房子,後來又見到很多很多,而且不是一間兩間,它們更多地是以一個院落的面貌出現。——多數情況下它們組成一個一進院落,由門進入是天井(或庭),然後是廳(堂),大約兩層樓高的通透空間,無門,廳兩側是室,各一層或兩層,室與門廊之間又由廂房連接,形成「口」字形。和北方四合院最大的區別,除了誇張的屋脊,從門房到廂房到室到廳,屋頂漸次升高,成階梯狀,從側面看有三級,正面看至少兩級——土話稱之為「步步高升」。這種造型使整個院子既生動又有氣勢(可能也有採光通風的實際功效),所以既可以用作民居,也可用作祠堂廟宇。並非所有屋脊都採用誇張的上挑,也可能完全不突出,反用圓潤的處理方法。

一般的民居用硬山頂或懸山頂,一些大戶或者廟宇祠堂會仿歇山頂的樣式——只是像,因為只是把屋簷架在伸出來的檁上,並沒有使用斗拱結構(或極其簡陋),推測目的是為了保護黃土夯的牆壁,也為了美觀;還有一些變形是在歇山頂下增加一個小陽台。若是很大戶,可能還在廂房外再增加耳房……實際使用中的變形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這種樣式可能的名字叫「大厝」,當地人土話叫「小三間」或「大五間」,其中還分「正三間」或「正五間」,但這顯然不是樣式名,只是用來形容大小規模,就像中原古代常說屋子是三椽還是五椽。我認為這樣式很漂亮,而且這種結構沒有複雜的斗拱,現代化改造的彈性更大,可以滿足現代的生活方式。當然,如果要較真,這種樣式也要因地制宜,放到其他環境可能會覺得太誇張造作,甚至有點俗氣。

說回這次的終點——廈門。在我的記憶中,我對廈門最早的印象來自於石康的小說《晃晃悠悠》,那時我讀高三;大約十年後,我第一次去廈門,當時從漳州坐巴士上島進城,我永遠記得那個第一印象——整座城市空空蕩盪,沒有人,沒有車,這沒有絲毫地誇張,我詫異極了,原來中國還有一座城市這麼安靜。那次旅行還沒結束我就想,我喜歡這個地方,能在這裡生活幾年就好了。——少年的想法很多,並不總能兌現。大概差不多又過了十年,我又來了。廈門有了更多的車更多的房子更多的人,它仍然算得上是安靜的地方,但我想在這裡生活的願望已經褪了色。

順便說一句,我其實更喜歡它從前的名字,「嘉禾」。

是為記。

【是日花費】

飲食:34.5

住宿:13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