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指山市,住進了東北人開的旅館,吃了地道的東北水餃,一股濃濃的東北味兒。
其實五指山內本是黎族、苗族的聚居區,從這裡的地名就可以看得出來,一路上經過的村莊有的叫番道,有的叫什(讀zá)梯利,有的叫毛真……顯然都不是漢語名字。五指山市在2001年前也不叫五指山,叫「通什(zá)」,在黎族語言中是肥沃的山谷之意,後來政府以《現代漢語字典》裡「什」字沒有這個音,不便交流為由改為現名。這個理由真荒唐,若按此說,那北京「大柵欄」也該改名。考慮到改名的時間,我估計真意是為了蹭西遊記的名氣來發展旅遊,但這背後顯然是外來的官不尊重當地文化,不尊重歷史,還短視。
全中國的黎族人口94%以上都住在海南,但也許是漢化太深,很難認出來,我至今沒見過一位穿黎族服裝的人。但是今天我看到一間賣黎族服飾的小商店,可惜沒有營業。那家店開在一個小村莊裡,我相信不是為遊客服務的。這是我此行第一次看到黎族人的活生生的印記。
黎族是雒越的一支後裔,是「百越」中最落後的一支,但極擅做銅鼓——銅鼓在西南各少數民族中是非常重要的器物。這一支在戰國末年遷移至越南紅河州一帶。中國史書稱其為「俚人」或「里人」,唐代開始出現「黎」的稱呼,宋代之後固定以「黎」稱之。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就是俚人的後裔,開啟越南人長達千年的反抗中國傳統的「二徵夫人」也是俚人——中國正史當然視之為叛逆,越南史和越南人則奉她們為民族英雄。遷移到海南的黎族這一支似乎特別溫和,我沒有看到過他們在這島上造反的記載。
今天因為颱風的關係,中午之後就開始下雨,每隔一陣會來自場大雨。剛開始下雨的時候,空氣清新,遠處的山掩映於濃霧中,挺好看;但雨一直下,則把看風景的心情搞得不大好了。
路上最值得記的是,今天吃到了這輩子第二好吃的菠蘿。在檳榔谷那個小坡上,路旁有人賣削好的小菠蘿,拳頭大小,兩塊錢一個。我一嚐,嚇了一跳,好甜好多汁,一點兒也不澀,這菠蘿怎麼會這麼好吃!趕緊又吃了一個,還是打不住,繼續吃,一連吃了四個,還包了一個帶走。我現在後悔當時沒多帶幾個,因為一路過來從沒見過賣這種菠蘿的,而且過了這村,後來再也沒有這店了。真成了「一期一會」了。至於為什麼這菠蘿屈居次席,因為比起台灣的菠蘿,這個畢竟還是要在鹽水裡泡一泡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