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fang4

  • 讀書
  • 旅行
  • 舊文索引
  • 關於

劄記

[英]達爾文《物種起源》苗德嵗譯

2018年 2月 19日 作者 Fang

苗德嵗先生在《譯者序》一開篇寫道:「名著如同名人,對其評頭品足者多,而對其親閱親知者少。達爾文及其《物種起源》便是這一現象的顯明例子之一。」這讓我很慚愧。

長久以來,除了知道人是從「猴子」變來的(這[……]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8、 劄記、 物種起源、 科學、 達爾文 发表评论

汪曾祺《雞鴨名家》

2018年 1月 18日 作者 Fang

有一些名字,似曾相識,卻不能確切地知道名字後面是誰,有何作為。「汪曾祺」便是其一。

我一直以為他屬於「流落」台灣的那批人,也總是莫名地把他和余光中聯繫在一起。事實上,他可能從沒離開過大陸,也不以詩名[……]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8、 劄記、 小說、 汪曾祺、 鄉土 发表评论

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

2018年 1月 10日 作者 Fang

十年浩劫之后,政治氣氛相對寬鬆,思想的禁錮也稍放開。小心的試探后,人們開始貪婪地享用語錄與樣板戲之外的各種精神食量,拼命補償錯過的光陰。那是新中國文學的黃金時代。

但創痛畢竟太深,作家們齊齊用文字舔[……]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8、 中國、 劄記、 小說、 文學、 阿城 发表评论

董橋《這一代的事》

2017年 12月 26日 作者 Fang

動筆之前,照例在網上搜索了一番。所好奇的作者生平事蹟,資料很少;對他文字的評價與爭議倒是意外地多,紛紛擾擾。

以我能看到的資料,爭論始於散文家柳蘇寫的《你一定要讀董橋》,這篇發表在1989年《讀書》[……]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散文、 文學、 董橋 发表评论

譚正璧《文言尺牘入門》

2017年 11月 21日 作者 Fang

初中時學校開過一學期的文言書信入門課,由一位頭髮灰白的戴眼鏡的老先生講授。自己愚魯,當時就沒學好,時至今日,老師所教的早已璧還。

我早先認為文言書信最麻煩的是那些客套話。敬語因人因事因時而異,不可混[……]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文學、 文言、 書信、 譚正璧 发表评论

[清] 蔡廷蘭《海南雜著》

2017年 8月 6日 作者 Fang

近治南洋研究,一講述台灣與越南歷史關係之文章提到了蔡廷蘭《海南雜著》,頗引起我的興趣。

初開卷時,純粹是對中國式《魯濱遜漂流記》的獵奇之心,一路讀完,從序,及題詩、正文、跋、附文與傳略,所得卻超出海[……]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歷險、 越南、 非虛構 发表评论

[英] 喬治·奧威爾《1984》

2017年 7月 8日 作者 Fang

很難描摹讀這本書時的心情。

這感覺既像做醜事被抓住時的羞恥,又如同心之所欲者剛好被人奉上時的滿足與痛快,抑或是無法從著火的房間逃脫時的絕望與恐懼。或許當今世上只有中國人,才有可能讀出這種切膚的感受—[……]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1984、 2017、 劄記、 小說、 政治、 文學 发表评论

[法] 福樓拜《庸見詞典》

2017年 6月 22日 作者 Fang

這是一本未竟之書——甚至可能還不算一本書。在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去世30多年後,書稿被發現並整理出版。不過很難說清作者是打算單獨出版,抑或這只是另一本未竟之[……]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文學、 法國、 福樓拜、 詞典 发表评论

黃仁宇《緬北之戰》

2017年 6月 13日 作者 Fang

這是黃仁宇第一本付梓的書。

其時著者在鄭洞國將軍率領的駐印新一軍任上尉參謀,在業餘時間——或因其曾在長沙《抗戰日報》工作過——撰寫了緬北戰場的故事十餘篇,投至《大公報》、《軍聲》等報刊並獲發表。次年[……]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戰地通訊、 抗戰、 緬北之戰、 黃仁宇 发表评论

劉以鬯《酒徒》

2017年 5月 29日 作者 Fang

劉以鬯(chàng, 暢)在大陸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或許只有看過《花樣年華》的人對其稍有印象,王家衛在電影末尾大剌剌地鳴謝了劉以鬯,因為這部電影——包括後來的《2046》——受到了劉的小說《酒徒》與《對[……]

阅读全文

分类 書山有路 标签 2017、 劄記、 劉以鬯、 小說、 意識流、 香港 发表评论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3 页面4 页面5 页面6 下一页 →
© 2025 fang4 • Built with GeneratePress